主要经济结构
改革开放以来,我县主要经济结构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。三次产业中,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,第二、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,到1995年,国内生产总值中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的比例为41.8:36.6:21.6。农、轻、重的比例关系,在不断变化,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,轻、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,1978年农、轻、重的比例为74.3:13.8:11.9,1988年变为57.1:22.7:20.2,1995年其比例变为50:26.4:23.6。
1995年,工业仍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。其主要原因:稳固、加强了重工业,扶持、发展了卷烟和乡镇企业,开发、引进了股份和外资企业。有不少企业在困境中求生存、求发展,努力创名牌,凭自己的产品质量占领市场,赢得信誉。大悟卷烟厂,1995年产卷烟25500箱,销售收入4186万元,创利税1367万元。1992、1993年,在全省100家纳税大户中分别占35和55名。县大理石厂生产的"大理石板材",1994年获全国星火计划科技展览会金奖。水泥畅销临近的市县,销售收入925万元。粮食局花生食品厂生产的"大圣牌"银杏花生,1995年获中南食品交易会金奖。但工业经济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:工业经济效益下降与产值快速增长不协调;产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缺乏活力;资金周转次数过低。有些企业仍处在困境之中。
至2002年国民经济稳步发展,全年实现现价国内生产总值31.57亿元,按可比计算比上年增长8.3%,其中第一产业增长值为7.74亿元,比上年增长5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.12亿元,比上年增加7.8%,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.71亿元,比上增长10.9%,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4.5:41.6:33.9,工业生产平稳增长。全县全部工业实现价产值达33.25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6.7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11.25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5%;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22亿元,与去年持平。“大理石板材”依然走俏市场,年产量为91823m2,比去年同期增长12.81%,而水泥年产量达14.6万吨,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23.58%。象磷矿石、水泥预制构件、硫酸、花岗石板材等产品都有较大幅度增长。国有及非国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77693万元,增加值完成37618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5.8%。
农业狠抓了结构调整和综合开发,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。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114439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.7%。其中,粮棉油实现现价产值29381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3.6%;多种经营实现现价产值85058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.3%。种植业实现现价产值54991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7.9%,林业实现现价产值10661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0.63%,牧业实现现价产值39020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.9%,渔业实现现价产值9767万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1.9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