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概况 与儿街镇位于霍山东部,全镇辖31个村、1个街道居委会,总面积160平方公里,人口3.9万,是全省中心建制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。2003年,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,财政收入600万元,是大别山北麓的农业大镇、边贸重镇、经济强镇。 近年来,全镇围绕农业产业化、农村城镇化、经济个私化的工作思路,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大力发展劳务经济,全力招商引资,全镇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经济、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。 二、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与儿街镇地处大别山北麓,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,冬季少雨,夏季湿热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气候湿润,平均气温15.1℃,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0天,常年降水量为1391.2毫米,以地表水为主,水资源丰富。与儿街镇是霍山东大门,与舒城、金安县(区)毗邻,S318线贯穿全境,距省城合肥仅两小时路程,距规划中的商景高速出口仅2公里,区位优势较为明显。 三、人文环境及特色资源 与儿街人民民风淳朴,勤劳善良,热情、奔放、好客,兼有包容性和开放性。镇内主要特色资源有葛根、板栗、油茶、山野茶、毛竹、石英等。拥有专门从事葛根、油茶加工的公司,其绿色、无公害保健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。镇内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、油料、大豆、玉米等。 四、生活水平及集镇建设 2003年,全镇人均纯收入2180元,楼房覆盖率达60%,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,电话普及率达90%,农村进一步改水、改厕,改善居住环境。同时,医疗、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,其消费结构更趋合理,生活水平明显改善。5年来,共完成集镇建设投入8000万元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多渠道引资,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完备,垃圾填埋场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,现已形成了“三纵两横”的基本框架,集镇人口达10000人,建城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,绿化率达30%,城镇比率达35%,2002年,作为全省文明创建现场会唯一乡镇参观点。 五、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 镇内现有各类企业100多家,产值达百万元以上10家,分加工制造、建筑建材、石英化工、粮油加工等,其主要产品有葛根黄酮、葛根素、硅溶胶等,安徽绿洲茶油公司生产的“绿仙子”牌精制茶油获华东农副产品金奖,被誉为“东方橄榄油”。2003年,全镇工业经济收入近3亿元。近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,树立“以人为本、诚信为先”的招商理念,不断优化环境和服务,制订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办法,突破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的传统狭隘地域观念,走政府引导、能人带动、构筑平台、全民参与的路子,树立让每位投资者来镇投资创业赚大钱的新理念,去年,我镇与外商签约项目20个,实际引进外资超千万元。 六、农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镇现有耕地37000亩,山场13万亩,由于受地域条件及传统耕作方式的限制,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及机械化程度有待改善和提高,针对投入大、风险高、产出低这一现状,我镇因地制宜,以产业化为方向,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,采取反租转包、大户带动等形式,实现农业高效化、规模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。在完善张士冲、张家榜两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,继续对沿“龙山路”一带 5村的坡耕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,利用就地的劳动力、水源等条件,实行高起点规划、多项目经营,“把山连起来,把树植起来”发展苗圃栽培和林木生产,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,共建生态家园。 斗志昂扬、豪情满怀的与儿街人民诚邀天下客商前来观光、指导、投资,共创大业,同奔小康。 |